文/记者 黄健能
10月23日晚上,记者从旅委恩平横岗头公益福利基金会举行的家长代表会议上获悉,东成镇横岗头村是恩平市东成镇横岗头村委会三个自然村之一,这条村庄本应有2000多人居住,但是目前只有300多名村民,大量村民移民海外,其中有1000多人在委内瑞拉,而遗下的农地基本上租给外乡人承包。
像横岗头这样的村庄在恩平不止一个,东成镇石桥头村委会、沙湖镇东岸村委会,以及牛江、圣堂、君堂等地,都有大量青壮年村民移民海外或者出国打工、做生意赚钱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,恩平有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50多万人,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,其中旅居委内瑞拉的恩平人约20万。与恩平目前50多万的常住人口相比,可以说已经有一个“恩平”迁徙到世界各地了,外界戏称为“内外一个恩平”,留守在各乡村的,则是上了年纪的村民,他们并不为自己的生活而担心,因为这里家家户户都有外汇资助。
心中有梦 漂洋过海
对于很多村民来说,出外谋生并不是最好的选择,但有一件事对他们触动很大。1978年冬,首个旅委华人观光团回到了大陆,其中9成以上的团员是恩平人,他们出手阔绰,大摆筵席,派发红包。也是从那时起,委内瑞拉在人们的心目中,成为令人向往的金山,委国华侨是响当当的金山客。也是从那时起,每年从委内瑞拉回乡的恩平人,一回到乡下,肯定大摆酒席宴请全村父老乡亲,甚至在恩平城区的大酒楼设下豪宴,连续数天大宴亲朋好友。
受身边人和恩平籍观光团的影响,祖籍沙湖镇的村民吴潮乐先生还在家乡时就对委内瑞拉十分向往。“我是1982年漂洋过海到达委内瑞拉的,那时在恩平最高月收入才70元,而在委国每月能赚到1100美元,后来因经济不景气,降为600美元一个月。”
今年50岁的吴潮乐回忆说。按照当时的汇率,他在委国的工资是非常高的。吴潮乐告诉记者,在80年代末,他在沙湖的家中,微波炉、电磁炉、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,彩电是1987年买的,花了3000多元。当时改革开放不久,万元户往往让人们羡慕,但较早出国的一批村民显然找到了捷径,赚到钱后他们回乡修缮房屋、兴建新居、购置家电,并介绍更多的亲友出国。
事实也确实如此,目前恩平兴旺的委国国际货运业务,以及排着长长的队伍在银行领取外汇的恩平人,都体现出了委内瑞拉“金山客”带来的财富。据有关部门统计,每年从委内瑞拉汇回恩平的外汇达3亿美元以上。
辛苦打工 赚钱开店
记者走访委内瑞拉各埠,华人最好做的生意是餐馆和超市。1972年2月,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破冰之旅,让中国菜风靡全球,委内瑞拉也不例外。1974年中委两国建交,更是促进了中华饮食文化在当地扎根和发展。
吴潮乐在委国一直当厨师。在同村兄弟开设的餐馆里,他每天要在厨房里呆上10个小时。每到假期,他就会坐车到其他城市找同乡沟通感情,因为出来打工,全都是老板包吃包住的,平常除了抽烟外,基本没有什么开销。长时间的工作,让他积劳成疾。医生建议他回家休养,落叶归根。“如果可以的话,我还想干几年,多赚点钱。”吴潮乐说。
郑根成先生是君堂镇新塘村人。1982年6月出国时,虽然作为一家之主的他有点放心不下家人,但基于多方面考虑,他还是出国了。“出国后的第一餐真是难吃。”郑根成记忆犹新,又硬又干的面包让他无从下手,最后他只好学着身边的人,用餐刀把面包割开,放进牛油干啃。直到4个月后,他才勉强适应了当地的生活,还能说上几句西班牙语,商场老板见他工作认真,就把他调到前台做收银员。
在委国谋生的前10年,郑根成很多时候负责送货,每天早上8时上班,到了晚上9时,才能跟老板的车回家睡觉。做收银员时,老板特别照顾他,让他坐着收钱,但郑根成见同事们一直站着,就坚决不肯坐。这样站一天,特别是临近圣诞节时,生意特别繁忙,每天回家后,脚总是长满水泡。“自从老婆来委内瑞拉后,生活就好多了。”郑根成笑着说:“有时晚上下班累了,老婆就烧点热盐水,让我泡泡脚;身体欠佳的时候,老婆就煲上一锅‘老火靓汤’。1992年,郑根成用打工积攒下来的钱,加上从亲友那借来的钱购置了一个店铺,经营百货生意,过着较为安逸的生活。“相比国内来说,打工虽然不易,但是委内瑞拉本地人消费欲望较为强烈,只要在那里有个铺面,赚钱就会容易些。”
难舍故土 落叶归根
在委内瑞拉,华人拼搏奋斗创业,但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扰,最头痛的是治安问题。华人在委国涉足商界以来,曾发生过多次遭哄抢的事件,被哄抢后的华商元气大伤,虽然大多数人凭着平时的积蓄,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重整旗鼓,但仍有少数人一蹶不振,至今未能翻身。如今,华人更经常遭遇打劫,甚至“快餐式绑架”勒索钱财,以至于在委内瑞拉有句流行话:“没被打劫过的人是不成器的人。”
1995年10月的一天,郑根成就被抢劫了。当时,他正准备修理圣诞灯饰,突然闯进来几个劫匪。“有人向我喊,快点出去抱头蹲下,把钱全部拿出来。”郑根成笑着说,劫匪发现他身上有串钥匙,就用手枪指着他的后脑勺边敲打边威胁,让他开超市的银柜取钱。基于安全的考虑,同时也为了培养后代成才,不少华人把孩子送到美国或者送回中国读书。2008年,郑根成便一人带着孙子、外孙共12人回到祖国。“身为炎黄子孙,必须学习中国文化。”郑根成坚定地说。
据广东省侨办不完全统计,目前回国读书的委内瑞拉华人子弟超过了3000人。然而,有人要回来,有人却要出去。现在恩平仍然有许多人梦想着出国,特别是十七八岁、没有读过太
多书的年轻人。据了解,目前出来委内瑞拉发展的,基本也是这类人为主,因读书少,文化知识少,在国内众多的大学生、研究生乃至博士生面前,无法竞争和立足,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异国他乡,一展拳脚。
祖籍恩平君堂镇的梁庆业先生,在高中毕业后就出来委内瑞拉了,20岁出头的他已经在委国度过了两年时间,现在一家亲戚开的超市打工。“每天的工作无聊得很,语言不通,治安不好,看病也麻烦,但我还是希望能多挣点钱,自己开个店铺。”
梁庆业说。至于何时回故乡,他沉思了一会:“早晚都得回去的,还是故乡好,等赚多点钱就回去。”像梁庆业这样的想法的人很多,只不过是因为各种原因而不得不继续留在委内瑞拉发展。记者采访中发现,很多50岁左右的恩平同胞都表示:“这里赚钱虽然容易,但生活环境和治安恶化,落叶归根是迟早的事,故土才是我们的家。”
No hay comentarios:
Publicar un comentario